小编:Olivia Zerbini Benin,亚马逊环境研究所 (IPAM) 研究员。图片由采访者提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届
Olivia Zerbini Benin,亚马逊环境研究所 (IPAM) 研究员。采访者提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届缔约方大会(COP30)将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亚马逊雨林地区帕拉州首府贝伦举行。作为首次在亚马逊雨林举办的全球峰会,地点本身就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全球雨林保护与管理将成为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 COP30的一大亮点是巴西将正式启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热带森林永久设施(TFFF)”。该倡议旨在通过创新融资机制保护世界热带森林,被视为测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够实现大部分气候融资成就的主要试点。大会前夕,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对奥利夫进行了专访亚马逊环境研究所(IPAM)研究员Zerbini Benin围绕亚马逊雨林保护、创新融资机制、全球气候合作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对话。 IPAM作为亚马逊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独立研究机构,长期以来为巴西及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保护政策提供基础科学依据,并为TFFF的推广和实施发挥了作用。贝宁表示,中国以“重承诺、多交付”的务实行动赢得了国际信任,巴中在绿色基础设施、可持续贸易、能源转型等领域的合作将成为推动南方国家公平转型的重要力量。中国是从“生态文明”走向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力量。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如何评价中国在气候管理中的作用?贝宁:中国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不可或缺的领导者。 “生态文明”和“五年规划”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低碳转型和能源革命提供了制度保障。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以“认真承诺、双双兑现”的务实作风,树立了国际合作信任标杆。中国正在采取坚定行动,推动绿色创新,这在近年来与巴西等国家的合作中尤为突出。亚马逊雨林背后社会治理缺失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亚马逊雨林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需要什么支持来保护它? Olivia Zerbini 贝宁:非法伐木和掠夺土地是主要挑战。根据巴西法律,亚马逊地区大约20%的私有林地可以用于开发,其余80%必须得到保护,但非法活动仍然普遍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土地权属不明晰。 2021 年至 2024 年间,亚马逊地区 26% 的森林砍伐将发生在“边境地区”,即未指定为保护区或森林地区(原住民领土上的公共地区)的地区。森林砍伐往往伴随着土地冲突、暴力和社会不公正,表明雨林保护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明确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并将保护社区权利置于保护工作的中心。 TFFF成功关键在于新京报零碳研究所的管理:巴西在COP30上提出“热带森林永久基金”(TFFF),但有人担心每公顷4美元的奖励太低,可能让当地企业感到尴尬社区。为确保TFFF的成功实施,需要采取哪些具体步骤? Olivia Zerbini Bening:首先,我承认4美元可能并不高,但TFFF本身是一个有远见且必要的机制。它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一美元的金额,而是取决于其管理结构。一个关键的设计是,在巴西,至少 20% 的 TFFF 资金由土著和传统社区直接管理。这将是革命性的,因为目前全球气候融资中只有不到 1% 直接落入社区手中。为了确保成功,我们必须建立包容、透明的全球治理模式,让各国根据自己的法律和成功经验规划资金的使用。同时,我们真诚希望中国能够加入TFFF。我们认为,这一创新机制需要中方的支持。确保巴库至贝伦1.3万亿路线图公平实施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何您认为1.3万亿美元的巴库至贝伦路线图能够得到公平实施吗?奥利维亚·泽尔比尼·贝宁:为了确保从巴库到贝伦的1.3万亿美元路线图的公平实施,我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平等代表权的治理结构。这不仅意味着各国必须有发言权,也保证了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的代表——气候变化影响的最直接接受者和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力量——能够参与决策。同时,应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将气候行动确立为国家层面的长期承诺,避免因政府更迭而造成干扰。在巴西,每四年都会经历一次总统换届,因此这些行动更需要在个人任期之外成为国家意志。此外,我们迫切需要旨在促进北半球国家共同承担责任,同时认识到南半球国家肩负着重建多边主义的任务。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发达国家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最后,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至关重要。我们要明确资金流向,建立制度化的问责体系,确保每一笔基金都能真正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公平转型。从承诺到落实三大突破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您对COP30有何期待? Olivia Zerbini Benin:我对将在亚马逊地区举行的 COP30 的期望与许多观察员一样——这应该是一次“落实的会议”。首先,在亚马逊上托管它本身就是一个里程碑。这将使世界能够解决真正的生态和保护问题这片雨林的全部内容。希望各国都能在这次会议上做出切实的“履约承诺”。我们需要加强推动多边主义,同时还必须突出南半球国家在气候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具体来说,我预计COP30将在三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首先,我预计 COP30 将成为气候融资行动的转折点。我们希望看到TFFF取得重大进展,吸引更多国际合作伙伴加入,并通过REDD+级别等机制筹集资金保护热带森林、遏制土地退化;二是建立混合融资机制,扩大资金规模。由于很多环保项目缺乏短期商业回报,需要创新融资模式提供初始动力;三是明确实施路径。除了财政承诺外,各国还应提出具体的步骤分步骤计划,并通过试点和透明管理,让公众了解资金将如何实施以及取得的成果。 COP30不应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我们要在此做出更加雄心勃勃的承诺,为COP31及后续会议的落实奠定坚实基础。深化中巴气候合作的三大路径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中巴应如何深化气候合作?奥利维亚·泽比尼·贝宁:中巴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是巴西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为巴西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深化推进:一是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和生物经济协调发展。在“绿色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建设生态友好型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生物科技、生态农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固定的管道。第二,建立可持续的贸易和金融体系。 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农产品出口市场。双方可以共同投资建设农产品监测系统,实施可持续的产品溢价机制并建立森林保护补偿基金,以确保长期粮食安全,同时确保贸易活动不与非法砍伐森林挂钩。三是推动清洁能源技术融合。巴西在生物燃料和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资源丰富,可以与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形成互补。 Pg今年6月我在中国时,对中国帮助小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应用印象深刻。这种经验对亚马逊保护区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必须强调的是,所有的合作都必须是建立保护机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土著权利。在关键矿产和绿色贸易等新兴领域,我们必须确保通过持续对话共同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向中国学习并就共同的气候议程开展合作。陶野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编辑王金宇 校对刘保庆
当前网址:https://www.g2microsystems.com//experience/theory/2025/1105/1472.html






